首页 科幻空间

他来自极光

第十九章 横贯山脉

他来自极光 言尽不言 3087 2019-06-16 19:12:57

  现场车辆物资等方面由吴乐指挥调度,他临危不乱的掌控能力和执行力,队员们由衷对他产生敬畏之心。包子特别佩服他,一脸崇拜。

  “太帅了,简直是我的偶像,我去帮帮他,顺便向他学学......”说着就朝吴乐那边跑去。

  “这个马屁精……”晓露笑道。

  “他也是我的偶像怎么办?”

  “那你也去帮他吧。”晓露回头瞅见花痴样的柚子,好气又好笑觉得她已对吴乐中毒太深。

  “好羡慕你们能和他朝夕相处,可惜我去不了了......”柚子失落道。

  “咱们是去工作,哪有闲心想别的,哪像你这么舒服,还是童教授照顾你呀。”

  “要不咱们俩换吧,你留下,我去,这样我就能天天见着男神啦。”说着柚子朝吴乐望去,一脸的沉醉,晓露无奈摇摇头。

  “就算你去了,你能保证经常见到他?每个人包裹严严实实的,你是不是要一个个扒开脸看谁是他呀......?”晓露调侃道。

  “学学包子,自己去帮他,说不定他还会感激你,还能记住你。”说着往吴乐方向撸撸嘴。

  柚子知道晓露是在和她开玩笑,一时不知用什么话来怼她才好,气的掉头就走了,晓露直摇头。

  物资运来,仪器设备分别装入雪地车,在户外这种重型雪地车也可充当小型研究室。

  大家忙得很晚,丝毫不敢松懈,也是南极科考以来第一次深入腹地考察,快接近极点。

  晚上,晓露和爸爸视频聊了一会儿,告诉他马上要深入科考。父亲更多关注她专业方面,告诉他科考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基本没说什么关心她的话。如果是妈妈一定会唠叨个没完没了,此刻她不想听唠叨,想听鼓励的话,所以和爸爸通话会很轻松。

  夜晚只有几个小时,很快天亮了,吴乐此刻早早在科考站外检查各个雪地车是否完好,燃料是否充足。这同样是他第一次带队去南极腹地考察,一切都是未知数,安全第一,必须万无一失。

  晓露收拾好自己的装备,大大小小由里到外一应俱全。

  刚到站外集合,包子麻溜地挤到晓露身边。他是来告诉晓露,已经和吴乐搞好关系,可以跟着他乘坐直升机,他想把晓露拉着一起乘直升机。

  他把想法告诉晓露,晓露没有拒绝,来时她坐雪地车太颠了,直升机应该会好很多,再说长这么大还没有坐过直升机,想体验一下。

  跟着包子上了直升机才知道童教授也在上面,晓露有点拘谨,礼貌性的打了声招呼。

  此刻吴乐仍在指挥物资搬运,机上只有他们三人,晓露不时地往外看。因为有爸爸走后门的缘故,每次看到童教授莫名的不自在,但想到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将来工作上有更多学习机会,还是硬着头皮迎合,一时间非常尴尬,恰巧这时包子下去找他的偶像了,让她更加不自在。

  童教授似乎看出了端倪,慈祥地笑了笑。

  “丫头,是不是以后每次见到我都这样拘谨?上次科考也是。”

  “哪有,我,我不大爱说话......”

  “哈哈,你不大爱说话?那怎么和我在学校了解的不一样呢,听说你在学校那可是叱诧风云的人物。”晓露见童教授这样说自己,顿时脸就红了。

  “没有的事,您听谁说的?”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是不是因为你爸爸的缘故?你大可以放心,我不是那种能通过关系就不顾原则的人,在你读硕士的时候,我去过你们系就看中你了......”晓露狐疑的看着童教授。

  “你不用紧张,还记得当年硕士毕业论文吗?那遍论文让你直接保送读博,从那时候起,我就等你博士毕业了,好苗子,有创新,有胆量,生物研究就需要你这样的。”

  晓露有被童教授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慢慢的不再拘谨。想到当年那篇硕论,那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说才写出来的,目前这篇论文仍是系里的范本,上过多本专刊,系里每个硕博研究生都知道。

  “有一天你爸爸找到了我,让你做我的学生,没有说你多好,只是作为一个父亲很谦虚地和我大致说了你的情况,我开始不知道是你,想想我们是多年的老友,打算勉强收下你。后来我问他你有没有获奖文章什么,他自信地把你那篇论文发给了我,我才知道你们是父女,虎父无犬女呀,很好。”听童教授说完,晓露方才知道自己被选上还有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你不必介怀走后门进来,一点关系都没有,是老友女儿更好。”说着爽朗地笑了起来。

  “童教授,谢谢你选中我,我会加倍努力,决不辜负您的期望。”

  “这就对了嘛,把你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拿出来。”

  晓露很感恩,童教授的一席话像是给她打了兴奋剂,眼眶竟有点湿润。

  没过多久,包子和吴乐一起踏上直升机,瞥见晓露在机上有点意外,但很快恢复平时状态,径直坐到驾驶室,熟练戴上装备,由他驾驶直升机,包子选择坐在副驾驶。

  不得不佩服吴乐,真是个全能,什么都会,竟然连驾驶直升机也会。

  吴乐在起飞之前用对讲机向后勤队员交待各项工作,循序渐近有条不紊的完成指令,包子崇拜激动地不得了,眼神都在放光。

  直升机很快起飞了,吴乐一边操作,一边知会雪地车随时汇报路况,并和其他直升机上的人员时刻保持通话了解飞行状况,真是面面俱到,晓露也对他有点小崇拜。

  机舱外,远处冰川群山白茫茫一片;地上八辆重型雪地车在奔跑,天上不远处还有两架直升机(其中一架是运输机)和这架直升机保持一致距离。

  这一切很壮观,看得人热血沸腾,包子在一旁直惊呼,晓露暗暗下决心不能放过这难得科考机会,更不能辜负童教授对自己的信任。

  考察地距离科考站约800公里左右,地面路况恶劣,需要约两天时间才能到达。

  一路上队员们都很兴奋,有幸见到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绝美风景。

  没有大的冰架,除了冰雪覆盖的陆地,偶尔裸露的岩石外,便再无其他,没有任何生物,荒凉的景象就像进入另一个世界。

  雪地车虽然行驶很慢,但并没有出差错,经过近40个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目的地停下。

  一片干燥的山川,和南极其他地方不一样,没有白雪皑皑,一眼望去尽是褐色的地表,感觉不在地球,像是火星。

  这种无冰雪覆盖的地方在南极有好几处,而这片最接近极点,从未有人踏足过。

  吴乐指挥雪地车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停稳,直升机慢慢降落,晓露走出机舱那一刻,感觉到舱外的环境让人窒息,空气干冷异常,抹了唇膏的嘴唇依旧很干。

  童教授刚下来时差点没站稳,包子用力扶住了他。大家担心童教授因年龄大身体抵抗不了极端气候,就叫来队医,经过一系列身体检查,没什么大碍,有点轻微缺氧,医生很快给他吸上氧气,好一会才缓过神来。

  年龄大了,本来有几个生物专家来,他就不用再来了,但他非要亲力亲为。

  不服老,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值得每个科考人员学习,童教授的行为也让吴乐由衷敬佩。

  “无论如何照顾好童教授,能不去就别让他去现场。”吴乐拉住医生私下里说道,医生不敢怠慢,连连点头。

  ......

  大家都在忙着搬物资,这次来了很多科考站的后勤工作人员协助。长时间户外考察,又远离科考站,服务类的工作人员不能少,工程、生活、医务、还有野外生存这些专业人员都要到位,为科考能得到完善的后勤保障。

  很快他们搭好几顶帐篷,这种帐篷是南极科考独有的,无论防寒防风还是安全指数,一般的帐篷比不了。放眼望去方圆一里地都是科考装备,像一个移动的科考站。

  童教授简单的吸了氧气,就迫不及待地考察地形和土壤。褐色的地表,深挖几铲发现一米以下都是黑色的土壤,经过地质队矿物鉴定,原来是裸露地表的煤层,这让地质队员们兴奋不已。

  煤的形成是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使植被深埋于地下,又经过亿万年才形成煤矿。可以断定,这片土地曾是适合动植物生长的绝佳环境。

  南极的资源不是随便就能开采的,它是全世界最后一片净土,只有这里的生态环境平衡了,才能使人类不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象这样裸露于地表的煤矿层,别说是南极,在全世界也很少见。

  为了证实是否是优质煤矿,地质专家们采样了很多进行实地研究。这边生物队同样传来好消息,现场的欢呼声此起彼浮。

  生物在地表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有的竟是远古时代的三叶虫,还有深海珊瑚,都不是在地层中发现,而是在地表上发现,童教授及现场所有生物队员无不感到震惊。

  刚来就收获很多意外惊喜,让所有队员都很振奋,似乎忘了严重缺氧带来的不便。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