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表哥万福

第804章:殊途同归

表哥万福 犹似 2045 2021-12-05 00:10:00

  虞善德耐心回答:“朝廷已经下令,北境命各地官府、士绅,全力协助有关流民的安置,辽东一带靠海,物产比较丰富,旱情也较轻,你们到了辽东一带,还能从旁的地方获取食物。”

  官府和士绅真要靠得住,也不至于这么多流民涌进京里。

  流民能不能得到安置,还是要看武穆王。

  武穆王也不是傻子,这么多流民没钱也没粮,要怎么安置?

  朝臣们一合计,就打算优先将幽军的军晌发了,甚至还从...

犹似

史上最牛书生张养浩,一生经历七代皇帝,曾七次被皇帝,邀请出山,六次拒绝,第七次,年愈六十的他出山了,是因为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散尽家财,遇饿则赈,死者则葬之,每到一处,他告诉富户,卖粮补官,卖的越多,补官就越大,因为他名声大,所以富户们都相信了,饿死的人越来越少,难民也越来越少,后来病死在赈灾路上,史称:“关中之人,哀之如哀父母”。用他这一双走遍关中,济遍灾民的手脚,写下了一首震烁古今的诗——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为他恢宏壮阔的一生,划下了完美的句号。   虞善德这个人物,写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太用心去构造,但是写到旱灾了,就想到了张养浩,想到了无论再怎么腐朽的朝廷,也会有那么一个人,站出来,为民生请命。   然后,就想到了虞善德。   也许在我给虞善德,取这个名字时,在我心里,已经把他的人设立起来了。取其名,行其意!   正如张养浩用了六十年,养了一腔浩然之气,尽付于天下百姓。当然了,我没有以张养浩为原型,塑造虞善德的意思,毕竟两人完全不同,只是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心存大义,立身立德。

这是VIP章节需要订阅后才能阅读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