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梁寒郡的日记

《思想录》(2024.5.9)

梁寒郡的日记 梁寒郡 2001 2024-05-09 11:20:11

  做梦上课,板书一堆,抄不过来。然后上课上到一半突然放了一会儿动画片。主角打不过坏蛋,能量散失得太快。击杀了几个影响能量恢复的隐身怪,然后大佬救场,差一点输了,剩最后一滴血就是死不了,赢得有点喜感。

  上课发薯片,是为了应付检查。检查的走了,吃一半的薯片又收上去了,不知道是形式主义,还是留着下次吃。好玩。

  逃课?不是下雨了,不用出操,所以同学们又蹄蹄踏踏地回到教室。

  那时候,感觉时间永远用不完,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我不说什么羡慕的话。我到底是怎么感觉的,只有自己知道就够了。说话要客观一些,好自为之,好自知之。

  一个被确定下来的话之所以确定下来,是因为它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会被反复称赞、质疑、或者批判。因为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下,这句话与其他的话一样在利与弊之间反复摇摆,要预料到这一点很容易。不容易的是,当它出现弊端我们该如何应对。是不断修改?还是坚守?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理智就不存在了,这如何破?话就像食物,没有任何一种口味能适合所有人,总有人不喜欢,该怎么办?

  不说话不会犯错,保留所有的变化。世上没什么过分的谦虚,因为在无尽的知识面前,怎么觉得自己无知都没什么错误。我不是说话人,所以我不用考虑如何说话恰当,顺从内心,胡说八道。“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不需要想这些的。

  真理也许真的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可惜改变真理的人是极少数的人。此真理非彼真理吧。

  帕斯卡的《思想录》的哲学部分很精彩。比前面的一些都要精彩,它说思想的重要性。前面的几个部分,不是在说上帝就是在说暴政,自然比这个部分略逊一筹。说的很辩证“宇宙包含了我,而我的思想又包含了整个宇宙”。

  实际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好,于是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反面。有热就必然要有冷,冷可以填补讨厌热时的时光,热也如是。它们对立,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美好的心性不需要过多的阅读。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阅读可以弥补心性的不足。

  为什么要做抗扰动,因为这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扰动的地方。如果你的心智连苍蝇的嗡嗡声都克服不了,如何能克服诱人的游戏和视频?

  思想从笔尖溜走。当我去写时,只抓到了一个尾巴,写下“我忘记才刚在想什么了。”我经常如此,惊然发现,帕斯卡也是这样。

  思想是无秩序的,是过度复杂的秩序导致看起来无秩序,过大的圆的一小部分开起来是直线。

  “很少有人能以谦卑之姿谈论谦卑,很少有人能以贞洁之身谈论贞洁……”这句话,叫熟视无睹,叫浑然天成,叫“手心的蔷薇,刺伤而不自觉”,将一个东西挂在嘴边的人并非擅长,而是缺乏。

  娱乐是必要的,当当我们从思想之中将其标为必要,娱乐就会过度。其他一切不美好的事也是如此,必要,但当我们认为它们必要,它们就会过度。

  我们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懂事的时候不年轻。其实也未必,不年轻的时候是因为老糊涂了才觉得自己懂了什么。人是这样的一种生物——从生下到死亡,都处在什么都不懂的状态。他觉得自己懂得了什么,是因为忘记了自己的谦卑之心而变得更加无知。知道自己无知,是可以知道的一件较为准确的事(变化呢?矛盾呢?),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掺杂而不纯,但有限的感官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将白看成粹白。

  太近,熟视无睹;太远,无法深入。我们就在这样的状态下,深一脚浅一脚地修改着我们的思想。结果是,我们拼尽全力,左摇右摆,也没有达到一直端正地走向前,但,也不至于倒在半路上。

  坐在船上的人觉得自己不动,还在劝说岸上的人不要乱动。实际上,我们都在动。当你纵情声色时,你觉得不纵情声色的人是违背天性的。但实际上,我们都是按照着天性而为。天性不一,孰对孰错?

  如果我们每次做梦都是噩梦,那么我们会像恐惧上班一样恐惧睡眠。但,如果我们不因事物糟糕而恐惧它,那么我们什么也不会恐惧。

  乞丐做富翁的梦与富翁做乞丐的梦是一样的令人快乐。

  重复使我们厌倦,于是梦总是不重复。

  护身符只会庇护相信它的人,但是这种庇护其实是这个人发自内心的自信所致。

  有愿望而无力实现是一种幸福,它比有力而不知要做什么幸福得多。

  从起床的时间来看,我就知道,我的生活在十年之间一点一点变得松弛,变得堕落。如果堕落也是一种进步,那这样的进步是多么虚伪啊!

  遗忘是必要的。得到是幸运的结尾,却是不幸的开始。

  事物有其归宿。你不会雇佣一匹马看家护院,也不能骑着一只狗征战沙场。

  玫瑰在盛开。不为诗人,不为任何人。

  我得坦率地承认,我是有些在意上次的失败的。我提出的解决方案已经近似于无可奈何了,去学习,学个什么东西?我再想想,劝慰自己不必如此,成长已经是这次行动最好的奖励了,狂乱则不是。

  击败骄纵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傲慢,但傲慢本身有毒。我怎么可以因为一些不重要的事给自己下毒。击败骄纵的最好的办法是谦虚耶!不与之针锋相对,退守调和——说起来容易,真是太小看人的天性了。

  你比您亲切。谁说你不亲切?不亲切会把您改成你么?您显得亲切,而你是亲切的表现。

  我只是喜欢思考些无聊的事,把这个爱好抠掉,我与兽类无异。

  我们是先锻炼,才会获得某些能力,而不是因为有某些能力才去锻炼。有没有意义?先去拼,再讨论有没有意义。不做,不说。

  跑了几步,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

  人不知而不愠的一个故事。你拾起一片叶子,又丢掉。被别人抓住说,你乱扔垃圾。你只需记住你扔的是树叶,就够了,不必与之争论。如果你本就喜欢扔,那人家也没说错什么,也不必争论。

  为什么我们能聚在一起,不是因为我们有着某些超越的渴求,仅仅是因为我们都想要最一般的生活。超越的力量会腐蚀人,最后,一定会让我们分开。平淡的生活不会,因为没有非分之想,所以心平气和。所以平静。所以,永恒。

  填充。你的世界,你的心灵,用什么填充呢?

  如果人没有想象,那么文字就是去了它的作用了。哦,连说话也不必了。

  向着正的方向走去的人多了,向反方向走才成为可能。

  后来,一切都成了交易。不妄图能留下什么,自己够用就可以了。不要让心思始终徘徊在多余上面。这样,生命就像一个桶,将这个桶装满,就可以休息了。桶会慢慢空下去,这样,为这一个桶能时刻保持满的状态,我们又造了另一个桶,这样欲望又无法控制。

  所以呢?我们在桶满时停止追逐,在桶中的东西剩一半是劳作,既不会空,也不至于溢。大部分时间都是半桶以上。

  若是迟迟不能维持半桶以上呢?这是一个迟早要衰退到空的模型。这不是适合自己的模型,不是自己养得起的桶。换一个小的即可。

  我们无法向内追求知识,只能向内追求思考方式——储存使用知识的结构,以及庇护。我们向外能追求的,只有知识,除此之外,不应将生杀之权赋予他人——学习的权。

  人们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有人做到过。没有一丝真实便不能骗人。我的名字对你来说是什么意义?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