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吾家阿囡

第十三章 新科秀才公

吾家阿囡 闲听落花 2385 2022-03-25 20:00:00

  大成殿一侧,放着张两丈来长的长案。

  二三十个幕僚和属官围在长案四周,正忙着装订新科生员的墨卷,抄录送往各府县的新生红榜等等琐事。

  顾砚站到总榜旁边,看着幕僚一笔一画、工整无比的写着新鲜出炉的生员姓名,旁边两个幕僚,一个对着名册核对,一个照着总榜写采芹宴的请柬。

  这张总榜,要赶在明天寅初,张贴到贡院大门外的影壁上,这些请柬也要在明天午时前,送到各位新秀才手中。

  顾砚看了一会儿,伸手拿了本名录,漫不经心的翻看着。

  “这些新生,哪些留县,哪些拨府,依据什么?”看了一会儿,顾砚放下名录,极其随意的问了句。

  “一县之中,要是有数名新生,名次在前的拨府,靠后的留县。”写请柬的幕僚笑答道。

  “那要是只有一名新生呢?”顾砚抖开折扇。

  “名次在总榜前一半就拨府,在后一半留县。”

  顾砚慢慢喔了一声,收了折扇,点着李学栋的姓名,“这个李学栋,标着第十六名,怎么却是留县?”

  “是我特意把他调为留县的。”尉学政在长案另一头接话道。

  顾砚扬眉看向尉学政。

  “为政地方,不可过于拘泥定例,要因人因时因地,调整变动。”尉学政捋着胡须,先指点了几句。

  顾砚斜着他舅舅,用折扇点了点李学栋的姓名,示意他舅舅解释李学栋为什么留县。

  “李学栋是个孤儿,只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家里必定需要他支撑照应,要是让他进了平江府学,他家却远在昆山县,怎么照应家里?

  “再说,吃穿用度上,平江府必定比昆山县贵出不少,穷家小户,哪怕一年多上几吊钱,都极难支应。”尉学政捋着胡须,笑着解释。

  顾砚听着尉学政的解释,挪了几步,翻出李学栋的墨卷,随手翻到一首律诗,推到尉学政面前,“你看看她这首诗,写成这样,简直不能称之为诗!

  “这个李学栋必定天资有限,能考到第十六名,只能以勤补拙,必定是全部心思都在学业上,没日没夜的苦学,他还能有功夫照应家里?

  “还有,府学县学,这廪米钱也不一样吧?差了多少?”顾砚转头问幕僚。

  “府学每月多半吊钱。”幕僚瞄了眼尉学政,陪笑答道。

  “一个月半吊钱呢!还有,”顾砚看向他舅舅,“平江城里有的是附庸风雅的有钱人,请秀才公写几个字儿写篇文章的人,必定比县城多多了。请秀才写篇志记、墓志什么的,润笔钱大概多少,你们谁知道?”

  顾砚看向周围的幕僚,笑问道。

  “多少不一,多的五两十两银子,少的一盒墨、几匣点心,也有只请一顿饭的。”被顾砚目光扫到的一个幕僚急忙陪笑答道。

  “他这文采……”一个年青幕僚指了指李学栋那首诗,后面的话却没敢说下去。

  这个李学栋这份文采,卖酸文儿可卖不出价儿,他这笔字也不怎么样。

  “就是给童生作保,教几个学生什么的,平江府也得比昆山县多多了,舅舅这是帮倒忙呢。”顾砚没理会年青幕僚,看向尉学政笑道。

  “你们看呢?”尉学政看向周围的幕僚和属官。

  “世子爷这话有道理。”

  “一个月差半吊钱呢。”

  “平江府富庶,才子也多得很……”

  ……

  众人七嘴八舌,多数赞成,少数含含糊糊打马虎眼。

  世子爷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学政这份两者都可以的意思也很明显,那就以世子爷的意思为准。

  “那就以诸位的意思,把李学栋调归府学吧。”尉学政从善如流。

  顾砚抖开折扇慢慢摇着,嘴角往上,挑出丝丝笑意,如同晨光下微开的菡萏,看得几个幕僚眼都花了。

  世子爷这份好看,是真好看!

  ………………………………

  贡院大门外,李文华伸长脖子,听到李学栋的姓名,挑了个面善的长衫问了几句,确定他家学栋确实考中了,连转几圈,没找到李学栋和李金珠,赶紧连走带跑往脚店赶。

  李小囡和李学栋刚刚换好衣裳,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李文华响亮无比的问掌柜,“看到我大侄子没有?回来没有?我大侄子考了第十六名!我大侄子现在是秀才公了!”

  “回来了回来了!喔哟!了不得!恭喜恭喜!小三儿呢,赶紧去买挂炮仗儿,要五百响的!买两挂!快去快去!我们店里出了位秀才公!喔哟,结棍来!我得给我们秀才公道个贺儿!”

  掌柜的声音比李文华还要响亮兴奋。

  李学栋浑身紧绷的戳在屋门口,迎着掌柜成串儿的吉利话,手忙脚乱。

  掌柜的吉利话还没说完,店里的客人已经聚拢上来,七嘴八舌的向李学栋道贺。

  李学栋窘迫的一张脸血红。

  “谢谢大家!我弟弟考了整整一天,累坏了,弟弟身子弱。三堂叔!”李金珠忙上前一步,挡在李学栋面前。

  “对对对!我这个大侄子可用功了,我跟你们讲,我大侄子瘦成这样,这可都是用功累的!先让我大侄子好好歇歇!”李文华急忙上前,挡在房门口,拱手答谢众人。

  李金珠忙推着李学栋进屋,关上了门。

  李学栋松了口气,拉着李金珠,声音低的不能再低了,“大阿姐!真考中啦?”

  “嗯,阿囡厉害得很!”李金珠浑身喜气,抱着李小囡用力搂了搂。

  “今天考题多,得赶紧!”李小囡正在默写考题,急忙扬起笔,免得蹭大阿姐一胳膊墨。

  李小囡和李学栋头抵头交待今天的考试,李金珠掩上房门,靠门坐着,做着针线,凝神听着外面的动静。

  李小囡看着李学栋,李金珠看着她俩,直到将近天明,李学栋将第四场第五场的试题背得烂熟,三个人才合衣睡下。

  李金珠只睡了一个来时辰就起来了,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看着天亮了,李金珠抱着几件脏衣裳,轻手轻脚的拉开门,迎面就看到了三堂叔李文华。

  “咱们学栋还睡着呢?”李文华踮脚伸头,往屋里看了眼,压着声音问道。

  “嗯,累坏了。”李金珠带上门。

  “咦,瞧我这嘴,以后不能喊名儿了,不尊重!得叫我们家秀才公。”李文华背着手,喜滋滋道。

  “再秀才公,也是你大侄子,他那名儿,你想怎么喊就怎么喊。”李金珠笑道。

  “咦,可不能这样,我们自家都不尊重我们秀才公,那别人能尊重我们秀才公?以后不能再喊名儿。”李文华一脸郑重,“在外头喊秀才公,在家里就是大郎。

  “我听掌柜讲,今天贴红案,明天还有个啥子采芹宴?说是得备身好衣裳,那衣裳是有规矩的,这事你知道不?”

  “这我不知道。”李金珠一个怔神,这个她真不知道。

  “那我去打听打听,你去洗衣裳,掌柜那头,我交待过了,等我们大郎醒了,想吃啥你只管跟掌柜讲。”李文华交待一声,出脚店去打听这采芹宴是怎么回事。

  李金珠刚提了桶水,蹲下准备洗衣裳,脚店门口传进来一声响亮询问:“昆山县新中的李秀才李爷是住在这儿吗?”

  李金珠反应过来之前,掌柜已经迎出去了,“对对对!就在我们店里!李大娘子,找您弟弟的!”

  “喔?噢!”李金珠先被李秀才李爷喊的怔神,又被掌柜一声李大娘子喊的再次怔神。

  从来没有人称她李大娘子,在村里,大家都叫她金珠,到村外就是学栋她大姐。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