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开始伟大

三十七、天下大同

开始伟大 玉露霁华 527 2022-10-25 23:38:18

  孙中山曾经手书《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文字是文言文,比较晦涩,所以我将意思进行了梳理。

  第一、大道盛行的时候,天下一切属于公众。

  第二、道德高尚的人能得到尊重,有才能的人能得到任用,人与人之间讲求诚信,并能和睦相处。

  第三、人与人之间,如同自己的亲人一样,亲密无间,年老的人能够得到善终,青壮年人能够充分施展其才能,让少年儿童健康茁壮成长,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和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够得到供养,成年男女能够有合适的婚配。

  第四、人们路不拾遗,都乐于为别人奉献自己的力量。人人都没有害人之心,没有任何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家家户户出门都不用关门。

  大同是儒家提出的一种社会愿景,孙中山之所以手书这一段文字,说明他很赞同这一种思想。

  其实,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实现天下大同,完全是可以的。

  只要社会达到一定的富足程度,人人自觉,天下大同必定可以实现。

  自觉的含义,第一是自我约束,第二是提高自我意识。

  天下大同,反映了华夏先民的夙愿,身为华夏儿女,更应该为实现天下大同,而作出努力!

玉露霁华

这一章写得不够完整,但我要写的都已经写了,希望有识之士可以帮忙完善!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