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十八章 为鸡蛋而读书

咸鱼夫妻在逃荒 三十六楼看风景 1966 2022-10-15 10:45:45

  在需要储备什么物资的环节上,胡老爹还是有些见解的。

  “粮食是重中之重,如果今年再不下雨,粮价还要涨,嘉州现在的大米都卖七十文一斤了,灰面六十文,咱们山上最缺的还是粮食。”

  “还是我爹英明!”

  “还有家伙什,我看你那把铁枪头不错,也想着让亲家二小子给捶上几柄,有粮有枪,心里不慌,嘿嘿!”

  人老成精,抓重点能力不错。

  翠花竖起了大拇指,歪着脑袋问:“爹,你要不买头骡子啊?车架子你找个山口的人家存放,骡子赶回去,要进城卖货也方便!这次有两辆骡车,我们也可以多买点粮食!”

  这个好像,可以有。

  不过,胡老爹还有所顾虑:“都没和家里人商量就买骡车,回去后,你娘不得骂我啊?”

  翠花哈哈大笑:“回头你闺女我帮你劝劝我娘,真是的,爹,我发现你咋这么怕媳妇儿呢?”

  胡老爹不以为耻:“你瞎说啥子大实话,咱家,有谁不怕你娘啊?”

  翠花无语,感情这怕老婆还骄傲上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父女俩就先去了一趟茂县的骡马市。

  骡马市,不卖马,现在蜀地的马匹大部分被蜀王征走了!

  牛、骡子、驴,倒是不少。

  胡老爹这个老猎户,看牲口还是很在行的。

  他围着一群牲口看了半晌,最后停在一头大青骡子跟前。

  掰开骡子的牙口,看了又看。

  连骡子的腰身,和蹄子都逐一检查了一遍。

  边看还边给翠花科普:

  “买骡子就要买这种窄蹄骡,劳(耐)力好!牙口也要掰开看看这磨损程度,这主要是看年龄,还要它有没虫牙,腰身也要细长,你姥姥家以前的那头骡子,可能干了......”

  这种架势,比自己还熟业务呢,马市伙计也不多白话。

  “大爷你看中了,咱再拉价!”

  看着胡老爹和卖骡子的伙计,两人在袖子里比划了良久才罢了。

  一桩买卖,达成!

  车架子可以在隔壁买,也算是一条龙了。

  憋了一路,眼见四下无人,翠花驾着骡车和胡爹并行。

  小声的问:“爹,你这比划了半天,到底多少钱买的骡子啊?”

  胡老爹比了三个手指:“三十两呢!车厢花了我五两,到现在我都还在心痛。”

  翠花哈哈笑:“你可别痛了,还要去买粮呢,咱们今天重点就是来花钱的!花多了,就习惯啦!”

  胡老爹捂着胸口:“这个习惯,不要也罢!”

  茂县的粮店生意热火朝天,因为是离嘉州最近的县,粮食储备还是很足的。

  价格,也不错(贵)。

  胡老爹把骡车,停在茂县一家最大的粮铺的车马厩里。

  两人开始商量采购品类和数量。

  胡老爹准备大米和灰面,各买一百斤。

  有陈粮,先买陈粮。

  一量骡车,最多也就是个四百斤的承重量,加上车架的重量和人的重量,也就只能买这些了。

  翠花,抄作业。

  结果进去一打听,想买陈粮的人不要太多哟!

  无论什么时候,精打细算都大有人在。

  最后,父女俩还是买的去年秋的大米和去年夏的灰面,各两百斤。

  这里的价格和嘉州一样,大米一斤七十文,灰面六十文。

  两车粮食,一共花了二十六银子,贵到离谱。

  翠花还给小娃娃们买了几匣子的龙须酥,一家分两匣。

  胡老爹还没从粮价的震惊中醒过神来,接过闺女的点心责怪道:“你这太惯孩子了,搞得小山和小川他们老想你家去!就图你给买的零嘴多!”

  翠花不依:“爹你还好意思说我哟,你就不惯孩子吗?隔三差五的送肉来家里,你俩外孙养得那么壮,可不是你的功劳么?”

  “肉和零嘴能一样吗?”

  “对小孩来说,都一样重要呀,指不定更爱吃糖呢,你问你家小山和小川,爱吃肉还是爱吃糖!”

  父女俩打着嘴仗,彼此不服气,都觉得对方更惯孩子。

  一路上,就没分出个胜负来!

  从茂县西行到麻柳县时,很容易就发现了。

  这个县的流民,又多了很多。

  好些还都是拖家带口的!

  县城的几家人牙子生意很火爆,到处都乱糟糟的。

  父女俩驾车迅速穿过,片刻都不敢停留。

  刚回到桥头镇,胡老爹特意去了一趟袁老二所在的铁匠铺,给家里几个儿子和他自己定了四柄铁枪。

  他要求枪柄的铁皮中空。

  闺女那五十多斤的铁枪,家里几个儿子也用不好。

  然后父女二人,就各回各家了。

  离家三天两晚,大头和二头本来已经忘记被亲娘当天丢下的凄惨劲儿。

  看见翠花到家,俩崽又开始哇哇大哭了起来。

  大头哭得小肩膀一抽一抽的:“呜呜,娘,你下次也带我去,我保证不皮,我听话!”

  二头把鼻涕糊了翠花一身:“娘,娘,你坏,我们都哭得那么惨了,你都没下车!”

  翠花揉着两个小家伙,哈哈大笑:“哎呦喂,你们还知道自己调皮哟,这么大的娃了还离不得娘,羞羞脸!”

  这下可好,双胞胎直接赖在她身上不下来了。

  母慈子孝,只维系了三分钟不到!

  兄弟俩一人抱了一匣子龙须酥,就散场了。

  大头惊呼:“哇,这是什么糖啊?好好看哟!”

  二头看着龙须酥的丝丝缕缕,无从下手:“娘,这个真是糖么?以前,我们都没吃过呢!”

  “是糖是糖!你们分一匣子给奶和三叔他们尝一尝,剩下一匣子怎么吃都行。”

  二头已经手里的龙须酥伸出了小黑手,舔了一口,好吃得说不出话来。

  睡前,老袁家的大人会议再次召开。

  除了双胞胎、两狗,其余人都参加。

  听到翠花卖珠子卖了一千两银(其余被她自己给贪墨了),袁家所有人都是一阵子恍惚。

  他们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哦不,金子啊!

  桌上摆着的那整整十锭的金元宝,可把一家子稀罕坏了。

  摸了又摸,就差咬上一口了。

  最后,全家还是一致同意让翠花保管掌家。

  翠花重点给大家说了一下麻柳县的灾民情况:“我本来想着,开春后就和老二老三去躺苟家找他们麻烦,咱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只能暂停计划了哈!”

  袁大妹连连摆手:“听着都乱,弟妹不要去了,可别去捅了一个马蜂窝!”

  袁老三嘿嘿乐:“主要还是现在咱家家底子够厚,除了出口气,才看不上苟家那点破家具呢!”

  翠花提醒家里人一定要低调,不要飘!

  “尤其是老三你,平时就是个嘴巴不严的,古人都说财不外露!现在外面到处是要饭的,这会儿谁家有钱谁家死得最快!”

  被小看了的袁老三很不高兴,撅着嘴:“大嫂,我都已经十四岁吃十五岁饭,可以说媳妇的人了,怎还会那么不懂事哩?”

  在他一旁的,年满十六岁,虚岁十七岁的袁老二气得直瞪他,他这个二哥都还没媳妇儿呢!

  唉哟,两个光棍,这也是袁家今年的重要任务。

  马氏表示,这活儿交给她!

  她明儿就找十里八村最能干的媒婆去。

  那么多金元宝还不能娶两个好媳妇儿回来?马氏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

  会议最后,翠花还说要送双胞胎去上游村,她大哥的老丈人赵秀才家读书。

  袁家人又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哇!儿媳妇(大嫂)还有这样的野心呐,竟然还想让俩崽去科举?

  翠花摆手:“不是为了科举,现在朝廷都停考了,主要还是让他们学几个字!咱家都是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万一哪天被人骗了,指不定还帮人数银子呢!年龄小才学得进去......”

  家里人一听她这么说,那,那完全没问题啊。

  被知会明儿要去上学的双胞胎表示了小小的抗议!

  是招猫逗狗不好玩,还是小伙伴不够多?

  人小没人权,抗议无效!

  翠花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慷慨的表示:

  “你们要是每天能多认五个字,娘就一人奖励两个鸡蛋!认识一百个字,就杀一只鸡来吃!”

  “娘,你说话算数不?”二头立马来了精神,那可是鸡蛋啊!

  “娘啥时候诓过你们?”

  “哈哈,我要每天吃两个鸡蛋,我太牛了我!”二头乐得在床上打滚。

  为鸡蛋而读书,书不亏我也!

  大头:我不是为了吃鸡蛋,主要是想帮娘看好弟弟。

  弟弟这种生物,属于,走哪儿让哥哥操心到哪儿的!

  正月十八,赵秀才家学堂开学。

  翠花拎着六礼,带着挎着小挎包的大头和二头去拜师。

  都是实在亲戚,这有什么不好说的?

  赵秀才问都没问几句,痛快的收下了两个孩子。

  就把兄弟俩安排到了启蒙班。

  还给两人正式取名:袁文杰(大头)袁文武(二头)。

  反正大意就是,希望两个孩子能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寓意很是美好。

  翠花叫了几遍,赶紧还挺顺口。

  捂嘴直乐:嗯,一个读书为了吃鸡蛋,一个是担心弟弟,读书的同时也顺便想吃鸡!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