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我的长安探花郎

第二章 竹马在东墙(二)

我的长安探花郎 卷郎 1358 2017-12-10 20:03:18

  董公子生气了。

  我透过还没完全闭合的眼缝儿,有些悻悻地想,董公子这么生气,莫非是在怪我惊吓到了他的小金鱼?

  苍天可鉴,这并非是我李四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意把董公子说得这么小肚鸡肠的。

  实在是我又忍不住想起前了几天我不小心踩坏了董公子的万年青,董公子气得好几天没有搭理我,甚至连这次出门都不告诉我。

  就算去除这桩事件再往前追溯,也是每每我不小心弄坏了董公子的东西,董公子定是要同我生好几天闷气,等气消了才肯再坐在门前读书给我偷瞧的。

  是以此时尽管我在水里站着很冷很冷,但随着董公子的眉毛越皱越厉害,生气越来越严重,我还是没出息地装不下去了,重新睁开了眼睛,腆着老脸问董公子:“董公子,你怎么……怎么回来了?”

  问完之后,我又恨不得掘地三尺钻进去,或者干脆咬舌自尽。这讨厌的小筑,说什么董公子上京城考功名去了,又诓我。

  “李四喜,上来。”

  果不其然,董公子生气了。

  董公子一生气就爱连名带姓的唤我。

  冬至刚过,这时节便冷的要命。水塘里的水虽浅,但到底抵不住这刺骨的寒意。

  我早已在水塘里冻得瑟瑟发抖了,听此忙不迭地搓着胳膊朝岸边走去。只是走着走着,眼前忽然多出了一只雪白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来。

  我识得这是董公子大发善心伸出来的手,心下欢喜正要一把攥住。

  耳边董大叔不高兴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李姑娘……”

  我哆嗦了一下,将将伸出去的手,就这样又快速地缩了回去。

  董公子素有寒疾在身,不比我这壮实的身子骨抗冻,万一他被染上风寒就麻烦了。

  不说董大叔紧张得很,我自然也不愿董公子因我而受到一星半点的伤害。

  董公子随后也就收回了他那只金贵的不得了的手,淡淡地看了我一眼,转身朝董大叔安慰道:“阿爹,不碍事。”

  “什么不碍事,这丫头在水里扑腾了半天,身上冷冰冰的,万一传染给你患了风寒怎么办?”说罢,董大叔又连忙替他紧了紧身上的大氅。

  末了,董大叔似乎是又想到董公子还做过我阿爹的学生,这样对我可能有点不太友好。于是转身招呼了小筑,将我拉了上来。

  我哆嗦着上了岸,嘴唇一直在打颤,冷得不行。原本还想和董公子说会话,现在只想跑回被窝里钻着了。

  “董公子,我……我回家换衣服了,下次再找你。”说完也不等董公子搭理我,便撒起脚丫子往家里跑。

  阿爹还未回来,我跑回家不管三七二一,径直钻进了被窝里,蜷在一起哆哆嗦嗦暖了好久身上才有点热乎。

  但是没想到身上热乎之后,鼻子就开始不停地打喷嚏。到最后我一边打喷嚏一边晕晕乎乎地想,还好董公子没有拉我,不然也像我这般就不好啦。

  不知又过了多久,阿爹终于回来。见我这副模样,摇摇头知道定是我又闯祸了。他已懒得再骂我,转身煮了姜茶让我喝。

  谁知半夜又发起烧来,阿爹不得不去医馆请了郎中过来。

  等我退了烧,状况稍微好转些,董大叔家的大公鸡已经开始打鸣了。阿爹被我折腾的大半宿未能合眼。我有些心虚。

  等天亮醒来,见阿爹正在收拾东西。我不知道他是否还在恼我不懂事,于是一脸讨好地问他,是不是要去静会方丈那。

  谁知他忽然停下来,道:“四喜,我们一起去静会方丈那小住一段时间。”

  好不容易又能瞧见董公子了,我并不想去,于是翻个身瓮声问阿爹道:“中元节不是刚去过吗?”

  阿爹瞥了我一眼,“你昨天也吃饭了,今天是不是就不吃了?”

  我“……”

  这……这两者能相提并论吗?

  想不到我阿爹贵为欢喜镇的算账先生,居然是这样喜欢讲歪理的人。

  但是君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我躺在床上立即捶胸顿足咳得越发厉害起来,“阿爹,我现在……现在好难受啊,能不能过……过一段时间再去陪阿娘。”

  说什么去静会方丈那小住一段时间,阿爹定是又思念阿娘了,只是不好意思直说而已。

  我这厢咳的辛苦,阿爹却站在一旁火上浇油道:“你都病成这样了,的确应该去白云寺拜一拜佛祖了。阿爹行李都收拾好了,听话,起来吧。”

  我阿爹这人虽然平日里对人笑脸相迎,很好说话的样子,对我也纵容得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旦我阿爹决定的事情,便是天皇老子也不能使他改变想法。

  我一直管他这叫迂腐。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阿爹为什么非要今天带着我去静会方丈那。即便是思念阿娘,事情也得有个轻重缓急吧。况且阿娘都去世那么多年了,怎么就不能等一天再去呢?

  昨日好不容易见着了董公子,我还没有同他好好说说话呢。也不知道他是否还在恼我踩坏了他的万年青,昨日我又惊吓了他的小金鱼,也不知道他又生气没有。还有昨日他身边蓦然站着的那位美丽的姑娘,也让我有点不安。

  见我在床上磨磨蹭蹭的始终不肯起,阿爹终于失去耐心使出了杀手锏,“李四喜,你阿娘当初是为谁而过世的?过世前又是怎么叮嘱你的?你现在连为她上柱香都不愿了么?”

  瞧瞧,瞧瞧,阿爹又开始了。

  小时候每当我不肯听他话的时候,他不打我也不骂我,就只这样冷冷问我当年阿娘为谁而死,阿娘临终前又说了些什么。

  我每次听了之后便乖乖听话。这些年阿爹屡试不爽。

  当年阿娘为生我难产而死,临死前只来得及望了我一眼,说了句“愿吾儿一生都听她阿爹的话”便撒手人寰。

  这是阿爹一生的痛,也是我最对他不起的地方。毕竟要不是为了生下我,阿娘说不定就不会死,阿爹也不会孤独一生。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