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我的长安探花郎

第三章 山上白云寺(一)

我的长安探花郎 卷郎 1327 2017-12-12 00:08:14

  冬月里的清晨天还没完全亮开,地上一层浓霜。阿爹在院子里一直催催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爷俩这是要迫不及待去逃命呢。

  董公子家的大门小门卧房门,在冬天的清晨里始终紧紧地关闭着。我搬着小板凳望了又望,简直望穿秋水望破窟窿,也望不见小筑起床开门。

  这小筑一定是又不学好偷懒了,我在心里琢磨着,等我从白云寺回来,一定要向董大叔打小筑的报告。好吃懒做说的就是他。

  “李四喜,你到底在那磨蹭什么?

  阿爹又在那催催催了。

  我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眼下阿爹那脸色,等董公子起床同他说声再见怕是无望了。我只得含泪背上我的小包袱,朝董公子的卧房挥一挥手像个负心汉一样转身离去。

  桃花山虽然隶属于欢喜镇,但是离欢喜镇并不近。

  以前每年只有在清明节和中元节的时候,阿爹才会要求我与他一同上山祭拜阿娘,顺便在白云寺里与静会方丈小住一段时日。

  在白云寺小住的时候,我最喜欢和荣玉带着小黑一起去方丈的小花园里沾花惹草顺带偷个瓜。

  静会方丈每每碍于我阿爹的面子,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荣玉是白云寺里长得最俊俏的小和尚,也是我天下第一好的好朋友。每次我偷花摸瓜的时候都是他负责给我放哨。

  等我在白云寺把静会方丈的小花园给折腾的差不多了,阿爹便会带着我再次回到欢喜镇。

  回到欢喜镇后,阿爹继续做他两袖清风的算账先生,每天被人请来请去。而我则继续每天趴在墙头偷看董公子读书。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但是阿爹从来没有在冬月里带我去过山上。

  我以前常听人说,冬天里的桃花山山顶开满了梅花,好看极了。我曾央求阿爹带我去静会方丈那里小住,好一览山顶梅花陶冶陶冶性情。阿爹总是推诿说静会方丈太忙了,没时间招待我们。

  我一路上就这样带着满脑子的疑惑,每当想问一问阿爹为何突然有兴致带着我到白云寺小住时,一抬头望向阿爹孤寂清瘦的背影,到嘴边的话又生生的咽了下去。

  每次随阿爹去山上,阿爹心情都不好,这次更甚。

  我想阿爹一定很喜欢很喜欢阿娘,才会如此反常。就像我因为很喜欢很喜欢董公子,总是在他面前做蠢事一样。

  想起董公子,我又满心欢喜起来。此次去祭拜阿娘,我一定要求她保佑我和董公子能早日修成正果。

  我与阿爹爬啊爬啊,爬到了半山腰,终于爬到了白云寺。

  我以前总是好奇,白云寺为什么不建在山顶而是要建在半山腰。

  有一次静会方丈腆着大肚子笑眯眯的跟我说:“当然是为了我们四喜丫头爬山不那么辛苦呀。”

  我听后撇了撇嘴,静会方丈又开始骗人了。作为出家人,静会方丈总是喜欢打诳语。

  阿爹径直领着我进去,边走边道:“我们明日去梅林看你阿娘。”

  众人皆知桃花山半山腰有座白云寺,却不知桃花山山顶还有一片梅花林,那里葬着我的阿娘。

  阿爹以往每次带我前来,总是要先爬上山顶祭拜完阿娘,再回到半山腰在白云寺住下。

  我刚想问阿爹怎么不先去祭拜阿娘,院内正在给松树浇水的小沙弥,见我们进去双手合十向念了句:“阿弥陀佛”。

  阿爹微笑着还礼,然后向他问道:“静会方丈可在?”

  小沙弥答道:“方丈在后院。”

  阿爹答谢之后,便领着我朝后院走去。

  我中元节来的时候还不曾见过这个小沙弥,于是在阿爹身后眼巴巴地问道:“阿爹阿爹,这个小和尚好面生啊,静会方丈寺内又来了新弟子吗?”

  阿爹淡淡地“嗯”了一声,对我很是敷衍。

  及至后院,果然看见静会方丈正在那打坐。

  我蹑手蹑脚向他走去,想吓他一吓。谁知阿爹忽然从后面揪住了我的衣领,轻声斥道:“不许胡闹。”

  静会方丈定是一早就听到了我们的脚步声,他一向疼爱我,此时见阿爹训我,懒洋洋地睁开眼睛道:“清言,你责她作甚。”

  阿爹松开我,警告地看了我一眼,淡淡道:“越来越没大没小了,等以后离了家,少不了要吃苦头。”

  我有些听不懂阿爹的意思,只隐约觉得,他是在担心我有朝一日会离开他。于是一屁股坐到静会方丈面前,没心没肺地抬头朝他道:“阿爹,你放心,我才不会离开你呢。就算日后我嫁给了董公子,我们也不过就隔了一堵墙的距离而已。”

  然而我说完,阿爹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静会方丈这个老好人望着我笑眯眯的,“四喜啊,你年纪还小,很多事不懂,日后你总会明白的。”

  我再胡闹非为,自然也知道我阿爹都是为我好,于是忙不迭举起手向方丈保证道:“我知道,我知道,打是亲骂是爱,我阿爹都是为我好,我才不会怪他呢。”

  静会方丈笑的脸上都起褶子了,那每一道褶子都好似在满意的对我说,真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